
鲙鲈通常指的是鲈鱼的切片,也就是鲈脍。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被提及,例如在唐代白居易的《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》、宋代张耒的《福昌杂咏五首》、明代高启的《姑苏杂咏 三高祠三首》、元代吴景奎的《过临平》以及元代高明等人的作品中都有出现。
此外,\"鲙鲈\"一词有时也用来比喻思乡之情或归隐的愿望,特别是在提到历史人物张翰的故事时。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,而辞官归隐,\"莼鲈之思\"也成为了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鲙鲈在古代诗词中的具体象征意义是什么?
张翰归隐的故事中还有哪些细节?
如何理解鲙鲈比喻思乡之情的用法?